任何一種藝術體都有其特定的表現手法。音樂是時間的藝術,它利用聲音的節奏、大小組成優美的旋律;繪畫是平面的藝術,它利用抽象的線條、顏色塑造具體的形象;建筑是空間的藝術,它利用架空的基礎、墻體構建多維的立體;影視是綜合性的藝術,它糅合聲色光電的特點,創造全新的藝術體現。而博物館則是另一種綜合性藝術,它的表現手法更是以音樂、繪畫、建筑、影視、文物裝備等為輔助,突出文物藏品為主體的藝術,通過專業的展陳表達,文物藏品的文化內涵得以重建、釋放,以及給予參觀者美學的感染。
博物館所進行的展陳設計,是博物館與公眾進行溝通交流的直接形式。隨著時代的進步,博物館展陳手法也在不斷得到改善,從最初單純的收藏、擺設,到有簡單的裝飾美化的陳列,發展到現在運用現代化多學科技術手法與表現形式,創造和建立包括室外環境在內的整個博物館開放區的特定形體與空間。這種具有現代化設計意識的表現手法,從宏觀上講,需要我們研究如何表現博物館整個開放區的室內外環境的意境和氣氛;從微觀上看,需要我們研究表現實物原件和輔助展柜、配件等在陳列中的組合形式,充分應用美學法則,科學地形象化地塑造文物藏品的藝術魅力、可展示形象和舒適的展陳環境氛圍等,以此感染吸引觀眾,從而達到預期的宣傳教育效果。
現代博物館的展陳手法多以場地環境為導向,以展柜為載體,托臺、托架、抓件為助手,燈光變化為驅動,多種多媒體科技技術為突破點,對文物藏品的展陳表達進行綜合設計。一般情況下,博物館都有自己的館藏優勢,而博物館基本展陳也是基于其優勢策劃布置的。走訪眾多中外博物館,我們會發現在展陳手法上的一些細微的差異,下面就讓我們來一起探討。
博物館陳列展品密度的趨勢
隨著時代的發展,博物館的展陳手法也在潛移默化中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從“以物為中心”到“以人為中心”。以展品密度為例,傳統上,我國的博物館在展品密度方面往往采用突出重點、注重空間體驗的“少而精”低密度陳列手法,而西方國家的博物館則是盡量為了滿足觀眾的客觀需求,多采用高密度的陳列展示方式。
相比單獨或寬松的低密度陳列,高密度陳列多具立體化,可給參觀者提供多維度不一樣的豐富觀賞體驗。比如面對高密度的展品展陳,普通參觀者可以走馬觀花,充分體驗展品多樣性帶來的視覺沖擊和震撼感;專業參觀者則可以逐一比對,慢慢品味不同展品的藝術差異、內在聯系以及及豐富的文化外延。因此,這種“展品高密度”展陳手法在歐美博物館以及亞非一些知名博物館中最為常見,尤其是以英國的大英博物館為代表,明顯地表現出了高密度,略擺設的特點,海量展品展出,讓參觀者猶如置身于世界文明,豐富感和吸引力持續不斷,讓參觀者流連忘返。
大英博物館
又如法國盧浮宮博物館的繪畫陳列,它在立面上采用多層陳列的方式,充分利用展板提供的大量空間,讓展品陳列數大大增加,呈現出展品形態的豐富多樣,讓參觀者每次來參觀都會有新的收獲和感悟。這樣的陳列方式一方面較好地表現出了博物館文化的宗旨,另一方面也以其豐富的個性和博大的陳列感給人深刻震撼和文化啟迪。近年來,這種國外高密度展品陳列手法也逐漸在國內一些博物館得以探索與嘗試。
然而,高密度的陳列方式,也并不是采用“拿來主義”,全盤硬套。若展品的陳列密度過高,只會給觀眾一種雜亂無章之感,難以理出展陳的頭緒,很容易就使展品的展覽效果大打折扣。而博信文博科技作為“文博設備全定制化生產”的倡導者,集研發、生產、服務于一體的專業文博設備科技創新企業,正力圖把文博展館的展陳環境及文物裝備研發納入到深度專業化、智能化、靈活性的生產定制模式中,助力國內博物館陳列手法打破傳統模式,融合國際思維,探索新思路、新方法,推動國內博物館展陳手法創新發展。
對于展品低密度陳列手法和高密度陳列手法相比,低密度陳列手法在主題表達展館方面更加偏重于灌輸式的宣傳,它能夠更好地做到對美術設計與文物編排的完美結合。而國外流行的高密度陳列手法,其主要著眼點是突出文化服務,豐富多樣的文物陳列,讓以文物自身特點開發主題變得無限可能,會帶來參觀者多次的震撼感和持久的興趣度。因此,在博物館的展品陳列設計中,“展品密度”應從主題定位、展品特質、功能特性以及人本主義等方面重點考慮,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只有做到恰到好處,沒有教條式的約束,也沒有一成不變的展陳,用合適的展柜、展板達到展陳的最佳藝術效果,凸顯展品的個性,實現與博物館需要表達的主題和諧一致,更好地推動博物館陳列藝術的多樣化發展,更好地為公眾服務,這才是最合時宜的展品密度展陳手法。
照明標準對博物館展陳的影響
光是展陳環境設計的先決條件,若沒有燈光的博物館,美感則無從談起。展品陳列與陳列環境氛圍營造都需要光來烘托,利用光與影的投射角度、方式、強弱變化等,使展品陳列產生特殊的藝術表現效果和文化感染力,是博物館展陳手法必不可少的媒介。如何將燈光應用得恰到好處?既可以更好烘托展陳氣氛,表達情感,又可以使文物得到適宜的被保護,這是當下我們需要去思考和探索的話題。
進而,出于保護展品考慮,博物館對光輻射有嚴格的控制標準。自然光中含有大量的紅外、紫外輻射,所以必須嚴格控制;而人工照明中也有選擇性的使用光源,實行過濾處理。有業內人士指出,我國博物館照明方面的發展速度相對緩慢,對光的應用也不夠重視,個別博物館在處理上更多的是只考慮理論知識而脫離客觀因素,存在“重保護、輕展示”的現象,出現了一些展品受光照影響并不大也用上最高規格和超標準的保護待遇。這樣,就會導致展廳昏暗,給參觀者的體驗較差。
鑒于此,相比國外,我國博物館的照明標準控制稍顯嚴苛,在實際應用中,偶爾會出現超過標準的情況;而國外博物館更善于借助光源提升展示效果。因如此,人們有一種“國內博物館黑漆漆,國外博物館亮锃锃”的錯覺。
據中國科學院感光化學研究所教授吳世康說:“普通的可見光波長在 400 納米至 700 納米之間,低于 400 納米的紫外線能量很大,容易被物體吸收,從而使物體變質;而高于 700 納米的紅外線能量小,不易被物體吸收,很安全。木材,植物,絲綢等物質都是高分子結構,含有纖維素或蛋白質,容易受光、電、細菌的影響而變質、損壞;而一些物質如石頭、銅鐵、陶瓷等不容易受光的影響。”
因此,博物館不拘泥于傳統以暗為主的燈光應用慣性思維和對文物過度保護意識束縛,應科學的結合專業文博設施裝備,制定靈活適宜的配套燈光照明解決方案,是我們值得去積極探索的方向。一味追求暗或亮,都不是博物館文物展陳的終極目標。在文博設施裝備的燈光照明設計中,應緊密聯系展陳的目標,對現場進行多方位的考察,包括現場的空間結構、文物展品的擺放位置、展品的材質、特性以及文化特色等,在滿足文物“展”與“藏”的應用功能基礎上,制定出超越“展”與“藏”的展柜燈光照明一體化設計方案。比如:簡約通透的展柜配合不同角度、層次、色彩的燈光技術應用,最大限度地呈現出文物的外在形態特征與內在文化底蘊,促進展品及博物館層次的體現;針對博物館展品數量大,類型多樣,形態豐富,利用有防護作用的燈光照明設備和多媒體技術應用多角度地呈現展品,為觀眾提供更加自然生動的文化接受環境,從而實現博物館傳揚積極向上的傳統文化的本質職能等等。
無論國內外博物館展陳手法有著怎樣的差異,我們都應該以開放的思維,吸取精華、剔除糟粕,結合實際情況和市場需求變化,制定符合博物館自身特性的展陳設計方案。而伴隨著互聯網+新時代的快速發展,相信,會有更多各種新理念、新技術和新設備層出不窮,從而帶動博物館展陳理念和技術手法應用的不斷提升,涌現出更多全新展陳手法引領潮流走勢,讓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