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年末,一座籌建了36年,啟建3年多,全面反映沈陽地域歷史文化的綜合類博物館——沈陽博物館正式跟大眾見面。從11萬年以來的人類活動史,2300年的建城史,400年的都城史都匯聚于此。
沈陽博物館位于曾經的遼寧省博物館舊址,展館分為3層,展廳面積約7000平方米,展出文物2535余件,精心打造了清文化主題、沈陽通史展、遼河流域館藏精品文物展等。
沈陽博物館
探尋鎮館之寶的前世今生
中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人文薈萃,至今存世的大量奇珍異寶就是博大精深文化的實證。在沈陽博物館中,遼代黃金面具引人注目。
遼代黃金面具
2017年,考古人員在張家窯林場的一個遼代貴族墓葬群中發現了這副黃金面具,面具也入圍了2017年“全國年度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據了解,黃金面具含金量為85%,這種金屬面具不僅是遼代契丹人的葬具,也是中國雕塑史上極具魅力的藝術作品,是遼金時期的珍貴文物,在現時國內也是非常罕見的,而墓主的身份至今仍是個謎。
館內展示的文物較多,采用通柜、平柜、壁龕展柜和壁掛展柜作為主展示柜,作為沈陽博物館展陳設施全定制化專業守護者,博信文博科技(下文簡稱“博信”)采用行業目前最高端的抗變形低反射玻璃。
抗變形低反射玻璃可見光反射率<1%,透光率>97%,紫外線阻隔率>99.9%,顯色指數>99.5%,消除了展柜與展柜之間倒影的干擾,最大程度滿足觀眾對文物的觀賞需求,帶給觀眾更加真實的觀展體驗。
沈陽博物館
抗變形低反射玻璃選用比普通材料硬度高100倍的特殊材料做膠體,結合高品質低反玻璃原片玻璃,經過特殊工藝處理和夾層技術制作使玻璃具備抗變形性能,在防破壞及展示性方面得到加強。當博物館展柜玻璃受到外物暴力撞擊破裂時,能防止破碎玻璃對觀眾造成損害,充分發揮文物預防性保護的作用。
科技+文化 展示沈陽文化內涵
隨著科技進步,科技+文化的展覽效果已然成為一種潮流。沈陽博物館為了打造沉浸式展覽,將珍貴的歷史文物與全息光影技術結合,大大提升觀眾的體驗感和觀展興趣。
沈陽博物館沉浸式展覽
博信運用跨界融合的創新思維將科技與智造緊密相連,深度研究產品功能結構的科學性與先進性。為保證文物的保存環境,博物館展柜采用綠色環保材料,并引進智能化先進設備,融合技術創新。
博物館展柜內設置了恒濕系統,恒濕系統采用正壓的工作方式,可根據文物對濕度要求進行精確調整,也可根據需要自行設定濕度范圍,通過正壓空氣調節及過濾可防止污染微粒流入展柜,全天柜內濕度精確地控制在±2%RH設定范圍內,使博物館展柜內部保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微環境,有效幫助沈陽博物館構建起適配度高的展陳環境。
(圖片來自互聯網)
如果說展覽的內容是博物館的靈魂,那么,展覽設施的細節就是決定了博物館的質量。專業博物館展柜在博物館展示和文化遺產保護中起到重要作用,不僅要滿足沈陽博物館內文物展示需求,還要有針對性的預防性保護措施,做好文物保護展示工作。
博信秉承匠人精神,把專業展陳設施深度研究,對材料、安全性、后期維護等不斷優化,堅守從展品展示出發,重視展品背后的故事,在文物“展”與“藏”的細節深處,精致考量。
歷史的變遷,見證了城市的發展,博物館也要升級發展,博信一如既往地堅持創新研發,提升博物館面貌,讓歷史說話,激發觀眾對文物、歷史學習的興趣。